2009年1月6日星期二

維繫關係之「分散式的共創」

公司的營運者得到互聯網和相關的科技協助,以急進的手法,假手於公司以外的改新者才智,套取成果。今天,在高端科技、客戶產品和汽車業等業界,已慣常地讓客戶、供應商、小型的專業公司、獨立的承包商參與創建他們的產品,引入局外人的思緒來導引產品發展,但他們仍然緊握革新流程的大權。現今的科技實在可讓公司外放重要的權力於外人--作為一種共創--特別是把創新權外判給自己工作上的商務伙伴。透過這種散落在價值鏈上的創作模式,公司既可以減省成本,又消除因「總攬大權」而遇到種種困擾,迅捷地把產品推出市場。

資訊產品諸如軟件和經編採的內容就是這種分散式革新產物的佼佼者;就以Linux作業系統為例,它就是互聯網上一個專家群組的集體創作。公司的實體產品亦可套用同一模式。中國電單車製造商翹楚隆鑫控股就為自己的產品定下非常廣義的規格,讓供應商自由與夥伴合作,設計零件,並確保所有零件可以組合在一起,以減低成本。隆鑫無需耗費精神去管理供應商的群組,這種策略正正反映出中國和這個行業的商務實況。近期開放標準式的電腦平台(舉例說,可兼溶不同軟件的電腦輔助設計程式)讓公司更易於共創實體的貨品,以應對在激烈競爭下越趨複雜的價值鏈。

若這種革新的策略受到廣泛的認同,將為公司和工業帶來巨變。據我們的估計,以美國為例,將約有百分之十二的勞動力轉型為更分散和網絡式的創新--由減省因為知識產品所涉及的法律和行政活動,以至重組或刪除一些傳統的研發工序。

不過,追逐著這個潮流的公司將會在創新和知識產權上無法再完全駕馭,亦需與時間競賽去發掘最佳和最有能力的夥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